招标投标人事招聘其他通知重要通知

南通铁路西站片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2019-08-02
 

南通铁路西站片区发展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南通铁路西站片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已初步编制完成,根据国家规定,向公众公告如下内容:

 一、规划概况

规划名称:南通铁路西站片区发展规划

规划名称:南通铁路西站片区(位于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开发范围东至九圩港,南至深南路,西至西环路、通扬运河,北至沪陕高速、平五河,面积约9.12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依托高铁西站枢纽,对接长三角、融入上海都市圈的高铁商务区;面向南通西部组团的公共服务中心;彰显江北水乡人文魅力、展示南通现代化形象的西北门户。

规划在平潮高铁站片区形成“两核、三廊、四片区”的功能布局体系。

两核:火车西站站前商务核心和城市西部组团公共服务核心。

三廊:三条主要生态廊道,包括沿九圩港生态廊道、沿通扬运河生态廊道、沿沪通铁路生态廊道。

四片:四个生活综合片区。包括站前生活区、站南生活区、新镇生活区1、新镇生活区24个生活综合片区。

二、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结果显示:区域属于不达标区, 2018年紫琅学院空气自动监测站SO2年平均质量浓度及第98百分位数日平均值、NO2年平均质量浓度、PM10年评价质量浓度及95百分位数日平均、CO95百分位数日平均值能达标外,其余各项因子均不能达标。区域内氨、硫化氢、非甲烷总烃均能满足相应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监测结果:

长江中泓断面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要求,云平界河、长江沿岸、通扬运河、九圩港河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

声环境监测结果:所有监测点位均能达到相应标准。

地下水监测结果显示:区内氨氮、挥发酚、总硬度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III类标准,耗氧量、氯化物、六价铬均能满足 I类标准。

 土壤环境监测结果:

土壤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标准筛选值,总体土壤质量良好。

底泥环境监测结果:

底泥监测中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的要求。

三、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区域敏感点及最大网格点的SO2、颗粒物保证率日均值及年均值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O2由于本底值较高,保证率日均值不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准,年均值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经预测,规划至2030年,片区内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3t/d)全部接入东港污水处理厂内,废水量在东港污水处理厂现有处理范围内。因此,开发区内废水在满足污水厂接管标准的前提下,接入东港污水处理厂处理是可行的。

3)噪声影响预测结论

规划方案实施后噪声影响将有所增加,进一步建设完善后,区域整体仍可满足功能区要求;在道路旁无任何声阻碍物(如绿化带)的情况下,对照交通干线噪声质量标准,主干道昼间距两侧38m、夜间距两侧70m范围外,次干道昼间距两侧30m、夜间距两侧32m范围外交通噪声预测值可达标。沪通铁路平潮段主要为架空桥梁,由上表可知,在设置隔声屏障的前提下,沪通铁路平潮段外轨外6m处在昼间可达60dB(A),外轨外31m处在夜间可达50dBA)。沿沪通铁路外轨外两侧50m范围内主要规划为绿地,沿沪通铁路外轨外两侧200m内规划有部分商住用地,建议规划的商住用地应加强建筑物隔声,减少列车运行噪声影响。

因此,为确保区内各声环境功能区达标,应严格执行噪声控制措施。

4)固废影响分析结论

片区产生的生活垃圾若长期堆放,其中的有机废物会因发酵而散发出难闻的臭气,影响大气环境。有毒、有害物质和病原体会通过微生物、水、气等媒介传播和扩散,影响周围人群的健康。

片区内未规划建设垃圾填埋场及中转站,区内的生活垃圾经设置的封闭挤压式生活垃圾收集箱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运送至平潮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再送至附近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置。现有的垃圾中转站的设置能够满足片区发展需要。

通过对片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处理处置方式和可能对环境的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只要加强管理和环境执法力度,区域开发活动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5)土壤和地下水影响结论

片区的建设将彻底改变原先土壤物理结构和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土壤的水土保持功能以及土壤对污染物的降解功能将会显著减弱;不透水的水泥地面面积增加,导致地表径流显著增加,区域内地表污染物、尘土等将随地表径流直接流入河流水域,对区域内水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6)生态环境影响结论

园区的建设,因占用农田、林地,会使当地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施工后的复垦和绿化建设,可将植物数量(面积)的减少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开发建设施工对生态的影响相对较小。

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要点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园区内实施合理布局、污染物达标排放,并在园区加强绿化、建设隔离带。

2)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综合整治

园区内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河道整治、严格执行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加强区内企业废水管理、节约用水,制定废水重复利用方案、设置围堰、进行地面防渗和建设废水导流设施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3)声环境保护措施

控制车流量、控制车辆噪声源强、加强路面保养、噪声敏感路段设置绿化屏障。

4)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一般工业固废进行综合利用、回收等;危险废物的处置、转运按江苏省有关规定执行;各产生企业自行建设具有防渗、防雨的危废暂存场所进行贮存,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送生活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

5)生态补偿和减缓措施

通过采取优化布局、控制开发强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污染集中处理、整治河道优化排口以及进行陆地上绿地系统和水生生态湿地建设等补偿性措施,把园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六、综合评价结论

南通铁路西站片区选址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关于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发布长江经济带发展父母清单指南(试行)的通知》、《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等文件相协调。规划定位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等要求相一致;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等相关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及规划要求相符合。对照《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2013年)》,西边界九圩港河以西有500m宽区域位于九圩港清水通道维护区二级管控区内,本次规划建议在生态红线范围作为优先保护区。此外,开发区内目前尚有66.8公顷基本农田须严格保护,不得占用。

区域大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均属于不达标区,本次规划减少工业用地,从而减少污染物排放,规划期末区域环境质量会得到相应的改善。规划区内已形成集中供水和供电,危险废物能够得到有效处置,能够满足开发区建设需要。片区污染防控措施可行,公众参与调查结果无人反对,总量在通州区内平衡,在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调整建议后,环境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本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具备环境可行性。

 七、联系方式

建设管理单位:南通海通城市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张工

联系电话: 0513- 69882802

评价单位:南京源恒环境研究所有限公司

人:戎工

联系电话:025-87783362

E-Mail  rongjing@yuanhenghj.com

八、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及主要方式

您如果是南通铁路西站片区内及周边居民,欢迎您在公示期间通过网站提交、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对南通铁路西站片区产业的发展、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及建议,并请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姓名、职业、家庭地址、工作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相关信息。

公众可以在公示期间向建设单位及环评单位了解相关环保信息。公众认为必要时可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

九、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

网络链接:大阳城官网(/

本公示10个工作日内,如需查阅纸质报告书请与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联系。

十、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主要是项目附近的居民,主要事项包括您对该项目环保方面有何种建议和要求等。

十一、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

网络链接:大阳城官网(/ 

十二、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公众可以通过下载并填写公众意见表发送至建设单位邮箱,或以电话、信函或者面谈等形式对该项目环保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十三、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从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

公众意见表及征求意见稿详见附件。

/uploads/file/20190802/20190802135949_77576.doc/uploads/file/20190802/20190802140004_83155.docx

版权所有:大阳城官网(中国)官方网站 苏ICP备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崇文路1号启瑞广场32层

邮编:226006 电话:0513-69918666  电子邮箱:ntyhkfjt@163.com 传真:0513-69918666